发布于: 2023-7-7最后更新: 2023-7-25字数 00 分钟

笔记

也许你是在透过墨镜看世界,这样看到的世界理所当然就会变暗。 摘掉墨镜之后看到的世界也许会太过耀眼,而使你禁不住闭上眼睛。或许你又会想念墨镜。即便如此,你依然能够摘掉墨镜吗?你能正视这个世界吗?你有这种“勇气”吗?问题就在这里。

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

心理创伤并不存在。弗洛伊德的原因论并不对
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所谓的心理创伤——而痛苦,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假如某个人的过去曾遇到过父母离婚的变故,这就如同18度的井水,是一种客观的事情吧?另一方面,对这件事情的冷暖感知是“现在”的主观感觉。无论过去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现在的状态取决于你赋予既有事件的意义。
人并不受过去的原因所左右,而是朝着自己定下的目标前进.
你想变成别人吗
如果不能感到幸福的话,就不可以“一直这样”,不可以止步不前,必须不断向前迈进。
你的不幸,皆是自己选择的
你在人生的某个阶段里选择了“不幸”。这既不是因为你生在了不幸的环境中,也不是因为你陷入了不幸的境地中,而是因为你认为“不幸”对你自身而言是一种“善”。
人们常常下定决心“不改变”
"某人如何看“世界”,又如何看“自己”,把这些“赋予意义的方式”汇集起来的概念就可以理解为生活方式。从狭义上来讲可以理解为性格;从广义上来说,这个词甚至包含了某人的世界观或人生观。”
反正我已经是“这样的我”了。事态又不会有什么改变。 哲人:这不可能。假若生活方式不是先天被给予的,而是自己选择的结果,那就可以由自己进行重新选择。
之所以无法改变,是因为自己下了“不改变”的决心。
你把自己说成不幸的人,还说想要马上改变,甚至说想要变成别人。尽管如此还是没能改变,这是为什么呢?那是因为你在不断地下着不改变自己生活方式的决心
尽管有些不方便、不自由,但你还是感觉现在的生活方式更好,大概是觉得一直这样不做改变比较轻松吧。 如果一直保持“现在的我”,那么如何应对眼前的事情以及其结果会怎样等问题都可以根据经验进行推测,可谓是轻车熟路般的状态。即使遇到点状况也能够想办法对付过去。 另一方面,如果选择新的生活方式,那就既不知道新的自己会遇到什么问题,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应对眼前的事情。未来难以预测,生活就会充满不安,也可能有更加痛苦、更加不幸的生活在等着
你只不过是缺乏“勇气”,可以说是缺乏“获得幸福的勇气”。
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
你的人生取决于“当下”
并且您还说目的论的一大前提就是“人可以改变”,而人们时常在选择着自己的生活方式。
之所以无法改变正是因为我自己不断下定“不要改变”的决心。我缺乏选择新的生活方式的勇气,也就是缺乏“获得幸福的勇气”。正因为这样,我才会不幸。我以上的理解没有错吧? 哲人:你现在首先应该做的是什么呢?那就是要有“摈弃现在的生活方式”的决心。 例如,你刚才说“如果可以变成Y那样的人就能够幸福”。但像这样活在“如果怎样怎样”之类的假设之中,就根本无法改变。因为“如果可以变成Y那样的人”正是你为自己不做改变找的借口。
只想活在“只要有时间我也可以、只要环境具备我也能写、自己有这种才能”之类的可能性中
会让人产生“精神创伤不存在,与环境也没有关系;一切都是自身出了问题,你的不幸全都因为你自己不好”之类的想法,感觉就像之前的自己被定了罪一般 哲人:无论之前的人生发生过什么,都对今后的人生如何度过没有影响。”决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时此刻”的你自己。
为什么讨厌自己?
为什么会那么自卑,为什么会那么低估自己呢?
之所以只看到缺点是因为你下定了“不要喜欢自己”的决心。为了达到不要喜欢自己的目的,所以你才只看缺点而不看优点 因为不去喜欢自己是一种对你而言的“善”。
考生会想“如果考中的话人生就会一片光明”,公司职员则会想“如果能够改行的话一切都会顺利发展”。但是,很多情况下即使那些愿望实现了,事态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首先让其接受“现在的自己”,不管结果如何,首先让其树立起向前迈进的勇气。阿德勒心理学把这叫作“鼓励”。
而且你还说过“谁都不愿意跟我这种乖僻的人交往”吧? 就这些吧。你为什么讨厌自己呢?为什么只盯着缺点就是不肯去喜欢自己呢?那是因为你太害怕被他人讨厌、害怕在人际关系中受伤。
保持满是缺点的“这样的自己”对你来说是一种不可替代的“善”,也就是说“有好处”
请你不要忘记,在人际关系中根本不可能不受伤。只要涉入人际关系就会或大或小地受伤,也会伤害别人。阿德勒曾说“要想消除烦恼,只有一个人在宇宙中生存”

一切烦恼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

人的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
如果这个世界没有人际关系,如果这个宇宙中没有他人只有自己,那么一切烦恼也都将消失。
自卑情结只是一种借口
首先,人是作为一种无力的存在活在这个世界上。并且,人希望摆脱这种无力状态,继而就有了普遍欲求。阿德勒称其为“追求优越性”。
"自卑情结是指把自己的自卑感当作某种借口使用的状态”
越自负的人越自卑
关于自卑感,阿德勒指出“没有人能够长期忍受自卑感”。也就是说,自卑感虽然人人都有,但它沉重得没人能够一直忍受这种状态。
“优越情结”。虽然苦于强烈的自卑感,但却没有勇气通过努力或成长之类的健全手段去进行改变。即便如此,又没法忍受“因为有A所以才做不到B”之类的自卑情结,无法接受“无能的自己”。如此一来,人就会想要用更加简便的方法来进行补偿。表现得好像自己很优秀,继而沉浸在一种虚假的优越感之中。
如果有人骄傲自大,那一定是因为他有自卑感
最后再举一个关于自夸的复杂实例。这是一种通过把自卑感尖锐化来实现异常优越感的模式。具体就是指夸耀不幸 在我们的文化中,弱势其实非常强大而且具有特权。
人生不是与他人的比赛
我们都不一样。性别、年龄、知识、经验、外貌,没有完全一样的人。我们应该积极地看待自己与别人的差异。但是,我们“虽然不同但是平等”。
承认错误,不代表你失败了
我们应该学习不使用怒气这种感情的方法,因为怒气终归是为了达成目的的一种手段和工具。 发怒是交流的一种形态,而且不使用发怒这种方式也可以交流。我们即使不使用怒气,也可以进行沟通以及取得别人的认同。如果能够从经验中明白这一点,那自然就不会再有怒气产生了。
无论认为自己多么正确,也不要以此为理由去责难对方。这是很多人都容易陷落进去的人际关系圈套。
人在人际关系中一旦确信“我是正确的”,那就已经步入了权力之争。
人生的三大课题:交友课题、工作课题以及爱的课题
行为方面的目标有以下两点: ①自立。 ②与社会和谐共处。 而且,支撑这种行为的心理方面的目标也有以下两点: ①“我有能力”的意识。 ②“人人都是我的伙伴”的意识。
浪漫的红线和坚固的锁链
阿德勒不同意束缚对方这一点。如果对方过得幸福,那就能够真诚地去祝福,这就是爱。相互束缚的关系很快就会破裂。
当人能够感觉到“与这个人在一起可以无拘无束”的时候,才能够体会到爱。既没有自卑感也不必炫耀优越性,能够保持一种平静而自然的状态。真正的爱应该是这样的。

让干涉你生活的人见鬼去

自由就是不再寻求认可
货币是被铸造的自由
我一直认为不能无视父母的意愿,所以总是既烦恼又反感。但事实上,我在不知不觉间就把自己的希望和父母的希望重合在了一起。
"阿德勒心理学否定寻求他人的认可。”
认可欲求不正是推动我们人类进步的普遍欲求吗?! 哲人:如果做了恰当的事情就能够得到表扬,而如果做了不恰当的事情就会受到惩罚。阿德勒严厉批判这种赏罚式的教育。 在赏罚式教育之下会产生这样一种错误的生活方式,那就是“如果没人表扬,我就不去做好事”或者是“如果没人惩罚,我也做坏事”。是先有了希望获得表扬这个目的,所以才去捡垃圾。并且,如果不能够得到任何人的表扬,那就会很愤慨或者是下决心再也不做这样的事情。很明显,这是一种不正常的想法。
要不要活在别人的期待中, 先了解阿德勒心理学中的“课题分离”这一主张。
把自己和别人的“人生课题”分开来
学习是孩子的课题。与此相对,父母命令孩子学习就是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如果这样的话,那肯定就避免不了冲突。因此,我们必须从“这是谁的课题”这一观点出发,把自己的课题与别人的课题分离开来。分离之后,不干涉他人的课题。
辨别究竟是谁的课题的方法非常简单,只需要考虑一下“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
阿德勒心理学的主张不是如此,而是在了解孩子干什么的基础上对其加以守护。如果就学习而言,告诉孩子这是他自己的课题,在他想学习的时候父母要随时准备给予帮助,但绝不对孩子的课题妄加干涉。在孩子没有向你求助的时候不可以指手画脚。
可以把马带到水边,但不能强迫其喝水 能够改变自己的只有自己。
即使父母也得放下孩子的课题
苦恼于与孩子之间的关系的父母往往容易认为:孩子就是我的人生。总之就是把孩子的课题也看成是自己的课题,总是只考虑孩子,而当意识到的时候,他们已经失去了自我。
"信任别人,这是你的课题。但是,如何对待你的信任,那就是对方的课题了。如果不分清界限而是把自己的希望强加给别人的话,那就变成粗暴的“干涉”了。”
即使对方不如自己所愿也依然能够信任和爱吗?阿德勒所说的“爱的课题”就包括这种追问。
放下别人的课题,烦恼轻轻飞走
"关于自己的人生你能够做的就只有“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道路”。" "另一方面,别人如何评价你的选择,那是别人的课题,你根本无法左右。”
不去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这就是阿德勒心理学给出的具体而且有可能彻底改变人际关系烦恼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观点
砍断“格尔迪奥斯绳结”
我只需要诚实面对自己的人生,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这简直可以称为“人生的真理”。 但请您想一想,这种在自己和别人之间严格划清界限的生存方式在伦理上或者道德上能讲得通吗?别人因担心自己而伸出的手也粗暴地推开并说:“不要干涉我!”这不是践踏别人的好意吗? 哲人:这样盘综错节的绳结也就是人际关系中的“羁绊”,已经无法用普通方法解开了,必须用全新的手段将其切断。我在说明“课题分离”的时候总是会想起格尔迪奥斯绳结。 你刚才说课题分离是肆意践踏对方好意。这其实是一种受“回报”思想束缚的想法。也就是说,如果对方为自己做了什么——即使那不是自己所期望的事情——自己也必须给予报答。 我们既不可以寻求回报,也不可以受其束缚。
没有学会直面困难的孩子最终会想要逃避一切困难
阿德勒心理学中有反常识的方面:否定原因论、否定精神创伤、采取目的论;认为人的烦恼全都是关于人际关系的烦恼;此外,不寻求认可或者课题分离也全都是反常识的理论。
对认可的追求,扼杀了自由
别人对自己抱有怎样的期待或者自己被别人寄予了什么样的希望,这并不难以判断。另一方面,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生活却非常难。自己期望什么、想要成为什么、希望过怎样的人生,这些都很难具体把握。如果认为人人都有明确的梦想或目标,那可就大错特错了。先生难道连这也不明白吗?! 哲人:选择别人的认可还是选择得不到认可的自由之路,这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选择了不自由生活方式的大人看着自由活在当下的年轻人就会批判其“享乐主义”。当然,这其实是为了让自己接受不自由生活而捏造出的一种人生谎言。选择了真正自由的大人就不会说这样的话,相反还会鼓励年轻人要勇于争取自由。
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
不想被别人讨厌,这对人而言是非常自然的欲望和冲动。近代哲学巨人康德把这种欲望称作“倾向性”。 也就是本能性的欲望、冲动性的欲望。那么,按照这种“倾向性”,也就是按照欲望或冲动去生活、像自斜坡上滚下来的石头一样生活,这是不是“自由”呢?绝对不是!这种生活方式只是欲望和冲动的奴隶。真正的自由是一种把滚落下来的自己从下面向上推的态度。
如果想要行使自由,那就需要付出代价。而在人际关系中,自由的代价就是被别人讨厌
不畏惧被人讨厌而是勇往直前,不随波逐流而是激流勇进,这才是对人而言的自由
获得幸福的勇气也包括“被讨厌的勇气”。
人际关系“王牌”,握在你自己手里
“人际关系之卡”总是掌握在自己手中。 很多人认为人际关系之卡由他人掌握着。正因为如此才非常在意“那个人怎么看我”,选择满足他人希望的生活方式。但是,如果能够理解课题分离就会发现,其实一切的卡都掌握在自己手中。这会是全新的发现。
提到人际关系,人们往往会想起“两个人的关系”或者“与很多人的关系”,但事实上首先是自己。

要有被讨厌的勇气

你不是世界的中心,只是世界地图的中心、
"归属感不是仅仅靠在那里就可以得到的,它必须靠积极地参与到共同体中去才能够得到。” 只有付出了才能够找到自己的位置。归属感不是生来就有的东西,要靠自己的手去获得。
在更广阔的天地寻找自己的位置
假设你是学生只看到“学校”这个共同体。也就是说,学校就是一切,我正因为有了学校才是“我”,这之外的“我”根本不可能存在 如果认为学校就是一切,那你就会没有任何归属感。然后就会逃避到更小的共同体,例如家庭之中,并且还会躲在里面不愿出去,有时候甚至会陷入家庭暴力等不良状况,想要通过这样做来获得某种归属感。 但是,在这里希望你能关注的是“还有更多别的共同体”,特别是“还有更大的共同体”。
当我们在人际关系中遇到困难或者看不到出口的时候,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倾听更大共同体的声音”这一原则。
如果是因为你的反对就能崩塌的关系,那么这种关系从一开始就没有必要缔结,由自己主动舍弃也无所谓。活在害怕关系破裂的恐惧之中,那是为他人而活的一种不自由的生活方式。
没必要固执于眼前的小共同体。更多其他的“我和你”、更多其他的“大家”、更多大的共同体一定存在。
批评不好……表扬也不行?
横向关系 人表扬他人的目的就在于“操纵比自己能力低的对方”,其中既没有感谢也没有尊敬。 希望被别人表扬或者反过来想要去表扬别人,这是一种把一切人际关系都理解为“纵向关系”的证明。你也是因为生活在纵向关系中,所以才希望得到表扬。 我在想要表扬他人的时候,心中多少也会有些“操纵”意识。企图通过说一些恭维的话来讨好上司,这也完全是一种操纵吧。反过来说,我自己也因为被某人表扬而被操纵着。
有鼓励才有勇气
人越得到别人的表扬就越会形成“自己没能力”的信念。 假如你会因为得到表扬而感到喜悦,那就等于是从属于纵向关系和承认“自己没能力”。因为表扬是“有能力的人对没能力的人所作出的评价”。
有价值就有勇气
用“谢谢”来对帮助自己的伙伴表示感谢,或者用“我很高兴”之类的话来传达自己真实的喜悦,用“帮了大忙了”来表示感谢。这就是基于横向关系的鼓励法。
最重要的是不“评价”他人,评价性的语言是基于纵向关系的语言。如果能够建立起横向关系,那自然就会说出一些更加真诚地表示感谢、尊敬或者喜悦的话。
阿德勒心理学认为“贡献”这个词非常沉重。 人只有在能够感觉自己有价值的时候才可以获得勇气。 人只有在可以体会到“我对共同体有用”的时候才能够感觉到自己的价值
只要存在着,就有价值
我们在看待他人的时候,往往会先任意虚构一个“对自己来说理想的形象”,然后再像做减法一样地去评价。
不要按照理想形象去扣分,而是从零起点出发。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能够对“存在”本身表示感谢了。

认真的人生“活在当下”

过多的自我意识,反而会束缚自己
自我意识总是牵绊着自己、严重束缚着自己的言行。我的自我意识根本不允许自己无拘无束地行动”
不是肯定自我,而是接纳自我
你对本真的自己没有信心吧?所以才尽量避免在人际关系中展露本真的自己。一个人在房间里的时候,你也一定能够放声歌唱、随着音乐起舞或者是高谈阔论吧
把对自己的执著(self interest)转换成对他人的关心(social interest),建立起共同体感觉。这需要从以下三点做起:“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
我们既不能丢弃也不能更换“我”这个容器。但是,重要的是“如何利用被给予的东西”来改变对“我”的看法和利用方法。| 自我接纳是指假如做不到就诚实地接受这个“做不到的自己”,然后尽量朝着能够做到的方向去努力,不对自己撒谎
上帝,请赐予我平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给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赐我智慧,分辨这两者的区别。
信用和信赖有何区别?
你现在认为“无条件地信赖别人只会遭到背叛”。但是,决定背不背叛的不是你,那是他人的课题。你只需要考虑“我该怎么做”。“如果对方讲信用我也给予信任”,这只不过是一种基于抵押或条件的信用关系。 建立深厚关系是信赖的重大目标。但是,害怕被别人背叛也是一种无法克服的事实吧? 哲人:我们可以相信也可以怀疑;并且,我们的目标是把别人当作朋友。如此一来,是该选择信任还是怀疑,答案就非常明显了。
年轻人也有胜过长者之处
做到“他者信赖”;而且,正因为对他人给予无条件的信赖并能够视他人为自己的伙伴,才能够做到“他者贡献”;同时,正因为对他人有所贡献,才能够体会到“我对他人有用”进而接受真实的自己,做到“自我接纳”
如果所有人都能够认为“年轻人更超前”的话,世界就会发生重大改变。
从这一刻起,就能变得幸福
判断你的贡献是否起作用的不是你,那是他人的课题,是你无法干涉的问题。是否真正作出了贡献,从原理上根本无从了解。也就是说,进行他者贡献时候的我们即使作出看不见的贡献,只要能够产生“我对他人有用”的主观感觉即“贡献感”也可以
幸福即贡献感
人只有在能够感觉到“我对别人有用”的时候才能体会到自己的价值。但是,这种贡献也可以通过看不见的形式实现。只要有“对别人有用”的主观感觉,即“贡献感”就可以。并且,哲人还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幸福就是“贡献感”
追求理想者面前的两条路
仅凭这一点人就会幸福吗?既然来到这个世上,如果不成就一番名垂后世的大事业或者不证明我是“独一无二的我”的话,那就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幸福。 只有在找到值得自己毕生追逐的梦想并能够达成自我实现的时候,我才能体会到真正的幸福。 哲人:阿德勒心理学称之为“廉价的优越性追求”。
甘于平凡的勇气
普通并不等于无能,我们根本没必要特意炫耀自己的优越性。
先生所说的甘于“普通”其实就是肯定懒惰的自己!认为自己反正就是这样了。我坚决否定这种懒惰的生活方式!
人生是一连串的刹那
人生是连续的刹那。 是“现在”这一刹那的连续。我们只能活在“此时此刻”,
如果人生是一条线,那么人生规划就有可能。但是,我们的人生只是点的连续。计划式的人生不是有没有必要,而是根本不可能。
舞动人生
每一个瞬间不停旋转起舞的连续的刹那。并且,暮然四顾时常常会惊觉:“已经来到这里了吗?”
想要到达目的地的人生可以称为“潜在性的人生”。与此相对,我所说的像跳舞一样的人生则可以称为“现实性的人生” 现实性运动是一种“当下做了当下即完成”的运动。
最重要的是“此时此刻”
过去的确无法改变,能改变的只有未来。 您既否定往后看,同时也否定朝前看。这简直就是说要在没路的地方盲目前行呀! 你是说既看不见后面也看不到前面?这不是很自然的事情吗
正因为把模糊而微弱的光打向人生整体,所以才能够看到过去和未来;不,是感觉能够看得到。但是,如果把强烈的聚光灯对准“此时此刻”,那就会既看不到过去也看不到未来。 如果感觉能够看得到过去也能预测到未来,那就证明你没有认真地活在“此时此刻”,而是生活在模糊而微弱的光中。 人生是连续的刹那,根本不存在过去和未来。你是想要通过关注过去或未来为自己寻找免罪符。过去发生了什么与你的“此时此刻”没有任何关系,未来会如何也不是“此时此刻”要考虑的问题。
对决“人生最大的谎言”
为遥远的将来设定一个目标,并认为现在是其准备阶段。一直想着“真正想做的是这样的事情,等时机到了就去做”,是一种拖延人生的生活方式。只要在拖延人生,我们就会无所进展,只能每天过着枯燥乏味的单调生活。
站在现实性角度的时候,人生总是处于完结状态。
人生中最大的谎言就是不活在“此时此刻”。纠结过去、关注未来,把微弱而模糊的光打向人生整体,自认为看到了些什么。 因为过去和未来根本不存在,所以才要谈现在。起决定作用的既不是昨天也不是明天,而是“此时此刻”
人生的意义,由你自己决定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人为了什么而活?当有人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阿德勒的回答是:“并不存在普遍性的人生意义。”
作为自由人生的重大指针,阿德勒心理学提出了“引导之星”。 只要不迷失这个指针就可以,只要朝着这个方向前进就可以获得幸福。 那颗星是什么呢?他者贡献。 无论你过着怎样的刹那,即使有人讨厌你,只要没有迷失“他者贡献”这颗引导之星,那么你就不会迷失,而且做什么都可以。即使被讨厌自己的人讨厌着也可以自由地生活。
现实性的人生就是这样。我自己无论怎样回顾之前的人生也无法解释自己为什么会走到“此时此刻
我的力量无穷大. 也就是,如果“我”改变,“世界”就会改变。世界不是靠他人改变而只能靠“我”来改变。
必须有人开始。即使别人不合作,那也与你无关。我的意见就是这样。应该由你开始,不用去考虑别人是否合作。

读后感


南方实习教训总结
南方实习教训总结

这篇文章总结了南方实习的教训,主要是关于主动性不够、决策不够谨慎、发散思维不够、不会做复杂决策等方面。作者认为,要勇敢地去寻求信息,就像解决工程问题一样,需要广泛交流和讨论,有勇气地挖掘一切,为了找到求知的“知”。


南方实习总结
南方实习总结